为贯彻落实江西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司法保护,推动两法衔接,2015年4月初,江西省检察院与该省森林公安局座谈交流,就加强衔接配合、完善经常联络工作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4月30日,该院出台《关于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江西检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的五项创新举措中,有三项和保护环境资源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探索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机构。
6月24日,江西省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中率先成立派驻江西省林业厅检察室。检察室设在江西省森林公安局内,由江西省检察院侦监一处指派工作人员定期前往办公。该院派驻该省林业厅检察室的工作职责包括依法督促查办各类破坏林业资源违法案件,对构成犯罪的监督移送公安机关;加强对查办涉林刑事案件的业务指导,对省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跟踪督办,防止立而不侦、久侦不结,及时掌握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情况;参与调研林业行政执法案件的查处情况,分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工作措施;开展林业执法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通过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等方式,支持相关组织、个人对严重破坏林业资源的责任人提起公益诉讼等。
派驻林业厅的这半年来,检察室打造了保护生态环境法律监督的“升级版“,主要有:
第一,季度通报互通信息。检察室成立后,盗伐林木、滥伐林木等9大类案件,包括森林公安查处的林业行政案件,由原来每半年统计改为每季度统计,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也按季度统一汇总。2015年10月下旬,检察室与省森林公安局首次落实信息季度通报制度,相互通报第三季度全省林业系统执法数据、督办案件进展等情况,实现办案信息及时互通与共享。比如黎川县森林公安部门查获一起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大案,最初发现22件13.2公斤疑似象牙制品。检察室介入侦查后建议及时查明象牙来源,全力抓捕犯罪嫌疑人上线,并对收集、固定、完善证据提出明确要求。上线被抓获后,因公、检、法三部门对司法管辖权有不同意见,案件后续办理一度出现阻滞。接到江西省森林公安局反映后,检察室积极介入,收集汇总此案管辖权的法律依据,就管辖和法律适用等问题与法院协调,并对下级检察机关开展业务指导。目前,案件司法程序顺利推进,查获的象牙及其制品从最初的13.2公斤、价值50万元,扩大到600余公斤、价值2000余万元。
第二,挂牌督办限期办结。检察室成立后,挂牌督办两批次共10起重点案件并限期办结。检察室督办案件中要求,要高度重视审查证据的合法性,强化侦、捕、诉衔接,提高办案质量和诉讼效率;挂牌督办案件要由专人负责,逐案登记、跟踪到底,及时掌握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判情况;加强对基层院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挂牌督办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运用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确保严格依法办案。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检察室督办的第一批5起案件,均已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
第三,联席会议两法衔接。涉林案件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现象,不少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为克服这一弊端,检察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案件移送、证据收集、检验鉴定等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完善“两法衔接”工作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据统计,2015年第三季度,江西检察机关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14件22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9件13人、批捕3件3人,提起公诉9件20人,有罪判决的5件9人。
(来源综合:欧阳晶:《江西省检察院成立派驻省林业厅检察室》,正义网,2015-06-24;黄辉:《升级生态保护法律监督模式》,《法制日报》2016年01月13日)